細腰蜂是蜾蠃科昆蟲的統稱,學名蜾蠃,亦稱蠮螉、蒲盧、螟蛉蟲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主要以稻螟蛉、玉米螟、棉金剛鉆、棉鈴蟲等為食,對控制農業害蟲數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來看一看細腰蜂如何繁殖下一代吧!
一、蜂種論述
細腰蜂是蜾蠃科昆蟲的統稱,學名蜾蠃,亦稱蠮螉、蒲盧、螟蛉蟲等,生物學分類上劃歸于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胡蜂總科、蜾蠃科,全世界已知約3000種,我國有約400種,常見的有點蜾蠃、中華異喙蜾蠃、多蜾蠃、中華直盾蜾蠃等。
二、生活習性
細腰蜂是捕食性蜂類,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主要以稻螟蛉、稻縱卷葉螟、玉米螟、棉金剛鉆、棉紅鈴蟲、棉鈴蟲等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為食,對控制農業害蟲數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浙江省曾在農田中懸掛竹管吸引細腰蜂產卵借以防治農田中的害蟲。
三、繁殖方式
細腰蜂平時營自由生活,繁殖期雌蜂才銜泥建巢或利用空竹管做巢,每巢產一卵以絲懸于巢內側并捕捉棉鈴蟲、玉米螟等經麻醉后貯于巢室內供幼蟲食用,一室常貯20~30條之多,封口后雌蜂即飛走,每年繁殖兩代,一般5月上旬交配產卵,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
四、常見種類
1、點蜾蠃:點蜾蠃體長9~11毫米,主要以菜青蟲為食,廣泛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新疆、江蘇、四川等地。
2、中華異喙蜾蠃:中華異喙蜾蠃體長約15毫米,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3、多蜾蠃:多蜾蠃體長13~14毫米,主要以菜青蟲為食,廣泛分布于湖南、遼寧、浙江、江西、四川、廣西等地。
4、中華直盾蜾蠃:中華直盾蜾蠃體長約8~9毫米,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河北、四川、臺灣等地最常見。